在澳门豆捞就餐的客户常做一件事,那就是一边捞着锅里花样美食,一边惦记着压轴上桌的腊味煲仔饭,有时还会忍不住向服务员小哥哥、小姐姐问上一句:“我们的煲仔饭什么时候上?”
不要着急,看完这篇关于澳门豆捞富阳二店这位煲了近100000份煲仔饭阿姨的工作日常,您就会知道每一份煲仔饭背后的故事。
早上八点三十分,澳门豆捞富阳二店煲饭岗的赵阿姨已经戴上帽子、口罩,穿好厨师服,在厨房里忙碌了。第一步是认真检查前一天的收尾工作。确定没有任何纰漏之后,接着开始做每天每餐的餐前准备工作——再次确认食材数量与质量,切腊肉、香肠,准备当日要用的米,调整煲饭专用的锅灶……细致而全面的准备工作,是用餐高峰期忙而不乱的秘诀。等待客人就餐点单的时间并不长,通常中午十一点左右客人就多了起来,一直忙到下午一点以后;而傍晚的用餐高峰期一般从五点开始到八点,到晚上九点以后也是常有的事。
慈祥的眉眼,带笑的嘴角,岁月轻轻雕刻过的脸……如果不是她身着黑色厨师服,看到的人都会以为这是哪位邻家亲切的阿姨。然而,赵阿姨在富阳二店客户心目中可是神秘的美味缔造者,每次到店必点喷香浓郁的腊味煲仔饭幕后“神手”。
慕名而来,踏实前行
转眼来到澳门豆捞已经七年,对于当初来到澳门豆捞的景象,赵阿姨依然历历在目。因为澳门豆捞在富阳当地久负盛名,因为机缘巧合来到澳门豆捞后厨,成为一名后厨洗菜阿姨。勤劳能干的赵阿姨很快地融入了澳门豆捞富阳二店大家庭,也经常在店内生意繁忙的时候,力所能及地在后厨帮助有需要的同事。
一次因为煲饭岗缺少帮手,赵阿姨被临时征调,从此开始了她与煲仔饭的不解之缘。回忆起刚接手这个工作的时候,赵阿姨笑着说:“刚开始那时候,火候经常把握不好,烧焦或夹生是常有的事,这样的煲仔饭连我自己都没法过关,肯定只能重来。”
不服输的赵阿姨不断从失败中总结教训,慢慢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来:米的品种不同,水量不同,火候不同,转动锅具的时间不同,烧出来的饭都会不一样。就这样,赵阿姨的煲仔饭烧得越来越好,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。
广受好评,煲仔神手
“客人非常喜欢我的煲仔饭,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,我连续煲了50多个煲仔饭,没有一个焦的,看着客人吃饱肚子满足地离开店里,我也很开心。还有一次时间很晚了,有一位客人觉得我们的煲仔饭非常好吃,临走时还打包了两盒。也会有客人专门等到我下班的时候,来上门讨教做煲仔饭的门道。”
对于自己做煲仔饭的手艺,赵阿姨骄傲的不只是这些。“就是经常吃我烧的菜做的饭,我女儿也很喜欢吃我做的煲仔饭,我家里人都很支持我在澳门豆捞的这份工作。”是啊!有什么比做一份自己家人支持,能让家人感到幸福的工作更好的呢?
“做任何事情,不能心急,需要的是日益积累。”这是赵阿姨对新入职煲饭岗学徒同事最常说的。“就像做煲仔饭,根据米的品种控制水量,大火烧开煮10分钟,中火焖干水分再放入腊肉香肠,小火焖20分钟左右,中间2-3分钟转一下……这样烧出来的煲仔饭,锅巴才会又香又脆。所以没有半小时以上的耐心操作,是做不出好吃的煲仔饭来的。”
好同事,好大姐
说起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感想,赵阿姨露出了暖意融融的笑脸:“在澳门豆捞不仅找到了感兴趣的工作,学习了很多东西,也结识了很多同事和小姐妹。生意很忙的时候,厨房领班也会来帮我,大家就像一家人。”